●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 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胸怀天下,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以自信开放的姿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为破解人类共同难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统总结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就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六个必须坚持”也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实质。新时代新征程,只有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实质,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坚持人民至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讲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立场。首先,人民是文化发展的创造者。人民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更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主体性力量。只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接地气、聚民智、顺民意、得民心,才能凝聚起全体人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磅礴伟力。其次,人民是文化成果的共享者。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最后,人民是文化价值的评判者。广大文艺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艺术作品的最高标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贯穿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整个体系,体现在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坚持自信自立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我们的文化自信,源于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浸润,源于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汇通融合,源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强大激励。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伟大成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撑,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坚持守正创新
坚持守正创新是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显著标识。中华民族具有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和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坚持问题导向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的科学理论。总的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高举什么旗帜、走什么样的道路、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一系列根本问题,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具体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不断提出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面对社会思想意识多元激荡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面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等重要论断。面对我国在国际舆论场上“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部署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战略任务。只有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坚持系统观念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整体性观念、系统化思维和理论体系性的鲜明特征。首先,对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进行全局性观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其次,对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进行总体性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文化建设放在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历史长河中去思考,放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中去把握,既坚持两点论,又坚持重点论,辩证把握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守正与创新、明体与达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引领群众与服务群众等一系列复杂关系。最后,对文化建设的战略布局进行整体性推进。围绕文化建设这项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九个坚持”“十四个强调”“七个着力”等总体布局,明确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坚持胸怀天下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进入新时代,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的世界文化的风云激荡,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大国际场合阐明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中国立场、中国方案和中国倡议,创造性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交流互鉴、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文明倡议等重大成果,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破解了“文明等级论”“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等种种难题,开辟了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文明发展新路。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胸怀天下,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以自信开放的姿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为破解人类共同难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越是开放发展,越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实质。只有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自觉运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就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掌握规律性,激发创造性,赢得主动性!
(作者孙明霞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文化比较教研室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