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高质量发展献一策”委员建议-第44期
发布时间: 2023-11-24 【字体: 来源:经济委阅读次数:2121

 

应尽快研究高龄农民工退出建筑市场的相关风险

资阳市政协常委  曾联

 

自2022年以来,上海率先发起针对建筑业的超龄人员(男60岁、女50岁)清退以来,全国多地也相继发布了“清退令”。这一政策出台的目的是为保障高龄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有效减少在高危环境下出现的安全事故。但随着政策实施,一些问题已摆在社会面前。一是收入骤降引发生活困难。以资阳一58岁农民工为例。目前在工地工作一年收入可达到10万元,如离开工地回到农村,综合农业收入、零工收入等,收入预计减少6万元以上。大多高龄农民工依然是家庭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家庭支出压力大,抵抗风险的能力有限,失业对家庭生活而言是个不小的危机。二是社会保障参保率低。大多数农民工都有强烈的现金收入倾向,再加上建筑工地的工作流动性强,企业和农民工参保积极性不高。就算部分农民工缴纳了保险,也是选择“能少缴就少缴”。三是子女赡养缺位。在建筑工地打工的高龄农民工往往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夫妻双方都在工地,以工地为家,他们的子女普遍缺少管教,受教育的年龄和层次都比较低,工作以零工为主,收入十分不稳定,部分不仅不能赡养父母,还需要父母资助。四是身体疾病较多。由于常年高强度的工作环境,许多高龄农民工都存在骨科、精神科以及心血管方面的基础疾病。

以上这些问题将直接或间接产生以下影响:一是社会矛盾加大。虽然大多数建筑业超龄农民工对清退政策保障自身安全的初衷都表示“理解”,但清退后面临生存问题,极易转化为社会矛盾。二是增加脱贫农户返贫风险。外出打工收入是许多脱贫户收入的重要来源,减少了来自建筑行业的较高收入的高龄农民工有重新返贫的风险。三是增加社会保障制度执行风险。由于把农民工按照劳动者对待,就应该受到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保障,当劳动者面临退休时,劳动者期盼社会保障的情绪将高涨,许多问题诸如对用工企业监管不严、灵活就业人员购买社保不畅等问题将集中暴露。

针对即将面临的新的风险挑战,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高龄农民工退出建筑业市场的问题,及时出台相应政策,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一是摸清底数。各地负责脱贫攻坚持续巩固的有关部门应及时通过乡镇、村社收集高龄农民工回流情况,及时将有返贫风险的群众纳入到监测对象。要掌握建筑业农民工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分布流向、技能水平、求职意愿等情况。二是开展转岗帮扶。各地人社部门将超龄农民工纳入技能培训服务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高龄农民工技能培训,并给予相应补贴,提高超龄农民工再就业能力。三是拓宽就业渠道。引导企业科学设置岗位,开发超龄农民工就业岗位,引导服务性、公益性岗位向超龄农民工群体倾斜。加大零工市场的建设力度,开辟高龄农民工专业化零工市场,通过规范高效的零工市场,帮助高龄农民工再就业、再创业。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高龄灵活就业的群体探索70岁以前,社保缴纳满15年领取养老金制度。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